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?我国的夏至有什么风俗?

2017-06-22 10:49:51   编辑:   来源:     评论:0 点击:
核心提示: 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,过了夏至,白天会开始逐渐变短。而对于夏至这样一个昼夜长多变化的分界线,在我国的古代则是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日子,在这一天古人们要进

 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,过了夏至,白天会开始逐渐变短。而对于夏至这样一个昼夜长多变化的分界线,在我国的古代则是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日子,在这一天古人们要进行很多的民俗活动。这其中流传最多的就是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了。那么冬至饺子夏至面是什么意思呢?怎么来的呢?下面学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冬至饺子夏至面的由来,希望大家有用哦。

  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?

 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

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?我国的夏至有什么风俗?

  谚云:“冬至馄饨夏至面。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"。

  冬至吃饺子,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东汉“医圣”张仲景。

  东汉末年,各地灾害严重,很多人身患疾病。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,字仲景,自幼苦学医书,博采众长,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。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,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,而且医德高尚,无论穷人和富人,他都认真施治,挽救了无数的性命。

 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,常为百姓除疾医病。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,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,舍药救人,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。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,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,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,耳朵都冻烂了。他心里非常难受,决心救治他们。张仲景回到家,求医的人特别多,他忙的不可开交,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。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,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,架起大锅,在冬至那天开张,向穷人舍药治伤。

  张仲景的药名叫“祛寒娇耳汤”,其做法是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,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,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“娇耳”,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。每人两只娇耳,一碗汤。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,血液通畅,两耳变暖。吃了一段时间,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。

 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。大年出一,人们庆祝新年,也庆祝烂耳康复,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,并在初一早上吃。人们称这种食物为“饺耳”、“饺子”或偏食,在冬至和年初一吃,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。

  张仲景距今已近18XX年,但他折“祛寒娇耳汤”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。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,人们吃着饺子,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。今天,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,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、最爱吃的食品。

  冬至饺子的好处

  1、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,蒸煮饺子以水(汽)为介质的烹饪方式,温度只在100℃左右,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,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,保证了食品安全。而且,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。

  2、从膳食结构角度看,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,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、肉类的适宜组合,使主副食搭配合理,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,膳食宝塔形结构。

  3、从营养角度看,饺子以水(汽)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,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,利于人体吸收。

  4、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。符合“食饮有节”、“谨和五味”、“和于术数”的养生之道。

 1/4    1 2 3 4 下一页 尾页

上一篇:雪花牛肉是指的牛身上哪个部位?牛身上的哪个部位最好?
下一篇:女子晒朋友圈吵架截图被罚5000,什么是名誉权侵权?

分享到:

相关新闻

    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