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浪漫的夫妻:不说爱你 却过了有爱的54年

2014-04-28 11:04:19   编辑:佚名   来源: 东北新闻网     评论:0 点击:
核心提示:   惟愿幸福到百年  金婚档案:  丈夫赵恒文  妻子刘桂书   赵恒文(左)与妻子刘桂书回忆着结婚多年来的点点滴滴。记者门莹摄  两人均为1936年生人,于1960年结

   惟愿幸福到百年

  金婚档案:

  丈夫赵恒文

  妻子刘桂书

  赵恒文(左)与妻子刘桂书回忆着结婚多年来的点点滴滴。记者门莹摄

  两人均为1936年生人,于1960年结婚,相伴54年

  写着写着书信变成情书

  1952年,赵恒文和刘桂书进入市五中念书,做了同班同学,缘分从此开始,但他们离爱情却还很远。

  回忆那时,刘桂书说:“那时他是班长,我对他的印象就是组织能力强、口才好,还挺幽默的,班级甚至学校里的事都被他弄得井井有条。不过,当时我觉得这个人总命令人,有时对他还有点小意见。我们那代人都晚熟,哪里想到什么情啊爱啊。”而赵恒文对妻子的印象则是“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,人也忠厚老实。”

  毕业后的三年,他们从未联系。1958年,刘桂书从抚顺师专毕业,为响应当时教师“下三县”的号召,家庭环境优渥的城市女孩刘桂书到了新宾,当起乡村女教师。这时,在矿务局技校毕业的赵恒文已经在鞍山实习,赵恒文家里条件一般,没升高中,但学识能力过人的他并没放弃学习,为了购买课本,他主动联系上了刘桂书。

  “当时我老伴在教育系统嘛,买书方便。买书后,我们也开始了通信,开始没别的想法,就是同学之间互相鼓励,后来发现两个人的价值观非常一致,有了欣赏。”赵恒文回忆道,就这样,书信慢慢变成了情书。

  婚后第二天新娘去哪儿了

  刘桂书说,当时,许多人不理解她到县里教书,她母亲身体不好,家里不想让她离家太远,刘桂书回忆说:“但是我当时就是想做好一名人民教师,和学生一起住学校的宿舍,夏天漏雨冬天钻风都无所谓。和老伴通信的过程中,他很理解我,跟我聊《乡村女教师》等文学电影作品,鼓励我,虽然我回信字数不多,但他每封信都是三四页信纸。”

  1958年10月,赵恒文回抚,到东露天矿技校当老师。除了刚回来到苇子峪看了刘桂书,刘桂书不知道,赵恒文还曾偷偷地去县教育局,申请把刘桂书的关系调到自己的学校。谁知刘桂书工作十分出色,年年评先进,教育局不但不放人,还问赵恒文要不要到新宾来工作。后来,刘桂书知道了这事挺感动,因为这个男人默默地为两个人的未来付出,又照顾着自己的情绪。

  时间一晃到了1960年,这期间赵恒文常常帮着刘桂书照看家中,书信未断。刘桂书在市教育局参加为期十天的培训,一天下了课,赵恒文对刘桂书说:“我们结婚吧。”

  于是,两人就花了20元钱结了婚。“当时是在我们学校礼堂办的,那年处于困难时期,食堂师傅前几天就悄悄跟我说,他攒了挺久,帮我攒了半斤油,当时挺感动的。我们从厂附近的地里摘了菜,自己做了汽水,虽然没有一点儿肉,但是单位能人很多,当天非常热闹。在招待所买的烟和酒是惟一的支出,20元。”赵恒文回忆道。

  谁知,结婚后的第二天,抚顺市便发了一场大水,当时,妻子在河北父亲家里,丈夫在单位宿舍。好不容易水情稳定下来了,赵恒文绕行过葛布桥来到岳父家中,屋子已经被钉上了。后来联系上岳父,才知道,妻子第三天就趟着没全退的洪水回新宾教课了。

  牵手散步每一个清晨和日落

  1961年年初,因为刘桂书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,且与丈夫两地分居,最后刘桂书还是调回了市内,在抚顺市第二十二中学担任教师。看到半年未见的妻子回来了,而且不用走了,赵恒文真是又惊又喜。至此,二人生活才正式开始。

  两个人都是实干型,在各自的事业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。虽然生活中也有许多烦心的琐事,但是他们很少红脸,相互理解,相互支持,共同进步。两人从抚顺电机厂和抚顺大学先后退休,本来退休时间差三年,但作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教师,他们相继被返聘,2005年,他们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退休。

  现在,每天上午6时到7时,他们会去公园晨练、跳广场舞。18时到19时,他们则会到公园或者沿着河堤散散步,牵着手。“老伴腿不太好,骨质增生,爬坡和上楼梯费劲,我必须牵着他。”刘桂书笑着对记者说。

  刘桂书说:“我们不常讨论爱情,也不会说我爱你,我们健康、有质量地生活,白头到老。”“风风雨雨五十多年——希望幸福到百年”。丈夫在一旁接着说道。

上一篇:大乙烯实现火炬气回收利用 降能耗增效益
下一篇:广告牌后成卫生死角迎宾社区清出一卡车垃圾

分享到:

相关新闻

    无相关信息